星期四, 5月 01, 2003

萬能技術學院存廬紀念圖書資訊館館訊第四期 92.05

【專題報導】
今年四月十二日,本校通識教育中心桃園文史工作室,主辦了第二屆有關桃園鄉土文化的學術研究會,會中有多篇論文宣讀,其中,張國聖教授(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副教授兼學務長)所宣讀的論文是<大學的社區意識與社會功能-以桃園地區大專院校的發展策略為例>,論文中對大學的功能、使命有清楚的說明。我想這篇論文對我們從事教育與接受教育的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在徵得論文作者的同意後,分兩次刊出,以饗讀者。駱劍秋 謹


大學的社區意識與社會功能—以桃園地區大專院校的發展策略為例 作者張國聖

壹‧前言

教育的本質在於透過知情意的各項活動而創造各種價值,具體而言,其內容包括追求真理、探求知識、傳承文化、開闊胸襟、培養與變化氣質等。然而,大學教育的目標在不同的時代環境都會具有相同的宗旨嗎?還是依據不同的時代特性,會賦予大學不同的時代任務呢?

教育與生活脫離不了關係,因此我們常說教育要回歸於生活。要如何才能將大學教育結合人群的生活,並同時創造社會的價值,就必須審視大學在當今時代下的意義與功能。而社區是現代社會人群生活的重心,要發揚教育價值就必須結合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將大學與社區彼此的存續發展結合為一共同生命體的存續而共同發展,如此一來,大學與社區的價值才可以互相彰顯。

貳‧社區與社區意識

何謂「社區」(community)?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觀察面向會對此一概念的內涵做出不同的界定。本文不擬就其概念的演變作深入的探究,從最廣義的角度看,有時學者將社區視為社會、社會組織或社會體系的同義詞(Parsons :1951:91;Goode:1957:194-200);然而,就其字源所具有的「共同體」的意義來看,十九世紀德國社會學家杜尼斯(F.Tonnies)在其名著《社區與社會》(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英譯為Community and Society)一書中,即將「社區」與「社會」加以區分。在他看來,「社區指的是具有根源、道德一致、親密及友誼的連結,成員對團體認同,這是一個具有生命共同體感的社區;與此相異的是社會,他們沒有共同的根源,以利益相結合,以契約當保鑣,其特性是功利、權謀和私利。社區則是以生存、生活和生涯發展為目標,以友誼、互助和感情為特性。」(林振春,1995:25)杜尼斯對於「社區」的看法深深影響了後來從事社區發展研究工作的學者。

從社區發展的角度看,「社區」一詞的概念包含了三種不同層次的意義:
第一,側重地理的、結構的、空間的與有形的社區概念,指的是居住於某一特定地區的一群人或這些人生活所在的地區;第二,側重心理的、過程的、互動的與無形的社區概念,指的是共同利益、共同命運、共同願望、共同背景、共同職業等之人群,如「大學城」、「科學園區」、「文教區」等;第三,側重社會的、組織的、行動的與發展的社區概念,指的是基層自治自決的行動單位或稱地方性社區,如市鎮、或市鎮中心幾個鄰里可作為集體行動共同建設者,或以某一項工作計劃為中心,可以採取集體行動者(徐震,1992:23-38)。

我國學者徐震教授即從社區發展的觀點,將社區界定為「社區是居住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利益關係,共同服務體系與共同發展能力或潛力的一群人。」(徐震,1992:5)換言之,社區是一個人群,他們具有下列共同的特徵(徐震,1992:5);
(一)住在相當鄰近的地區,彼此常有互動;
(二)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大家需要相互支援;
(三)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務體系,如:市場、商店、學校等,大家可以交換服務;
(四)面臨若干共同的問題,如;環境衛生、社區治安、交通紊亂等,大家需要共謀解決。

由於上述這些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問題、共同的需要而產生一種共同的社區意識;從而為保障其利益,解決其問體,應付其需要,居民乃組織起來,互助合作,採取集體行動,以求共同發展;凡具備這些或其中一部份條件的一群人,我們即可稱之為社區(徐震,1980:35-6)。換言之,社區是具有特定聯繫的一群人所組合而成,不論維繫這種聯繫的紐帶為何,總之,基於這種特性而形成一種特殊的認同或歸屬感,讓這群人具有相同的生活與生涯發展結構。由此可知,完整的社區意義應是綜合了地理的、心理的、與行動的三種面向,並具體的落實於每一個社區的成員身上。

因此,社區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形構社區疆界的自然環境與地理區劃,更重要的仍在於社區成員所具有之內在的認知結構與展現於外的行為取向。特別是社區乃是人群的集合,如何創造社區不同的成員而具有共同的聯繫,則有賴於「社區意識」的凝聚。

何謂「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不同的學者也分別從不同的面向來加以界定。茲列舉其要者如下:
(一) 林瑞欽:
「指個人對於所處的社區,經由感覺和知覺而建構的一套涵攝情意因子的認知結構系統,認知系統具有正負價,正價者對社區的態度是正面的,他會認同社區、喜歡社區、參與社區活動、關心社區事務;負價者則反是,他會逃離、疏遠社區,對社區事務採冷漠、不參與。因此認知結構所具有的正負價,便對該社區產生親近或逃離的態度或行為。社區意識的高低,便是社區凝聚與發展的指標。」(林瑞欽,1994:21)
(二) 徐震:
「社區意識是指居住於某一地區的人,對此地區及其鄰人有一種心理上的認同與融合,即所謂的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亦即他認為這個社區是屬於他的,而他也是屬於這個社區的,又稱為社區情誼(community feeling)。」(徐震,1995:6)
(三) 黃富順:
「社區意識係指社區居民對社區具有歸屬感,此種歸屬感係來自社區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服務、共同的問題、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居民環境,而產生的共同意識,此種心理是社區建設的原動力,也是社區發展的基石。」(黃富順,1996:6)
(四) 林振春:
「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感和貢獻的心,這是社區功能良好的最佳指標,使社區居民願意對社區的事務盡心盡力。此種認同感便是學者所說的社區意識。」(林振春,1995:29)

綜合上述不同學者的觀點,可以得知社區意識具有下列幾點主要的意函:

一、 社區意識是對社區認知的基礎:
社區意識是社區成員對其所處之社區,經由感覺和知覺所建構而成的一套認知系統,在這個認知系統中包括了社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前者如房舍建築、河流樹木、廟宇教堂、乃至街道巷弄與公共設施等;後者則包括了社區安全、治安與秩序、乃至社區成員經由的人際溝通的互動所建立起的社區文化與生活習性等。由此一認知系統,社區成員乃得以建構出「我群」的意識,從而影響其個人與社區群體關係的發展。

二、 社區意識是社區成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社區意識的另一個特點即是那個屬於社區成員同體一感的內在聯繫情感,表現於社區成員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種情感會加深其對社區認知的強度,同時也成為影響其社區參與的重要心理因素。這種具備心理基礎的情感聯繫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因為它一方面使社區成員藉此得到安全感而加深其依賴,另一方面更可以使社區成員的人際網絡由「差序格局」走向「團體格局」,經由此一發展,乃使得「個人」與「群體」得以結合起來,成為和衷共濟的共同體。

三、 社區意識是社區成員對社區的態度
社區意識展現於社區成員對社區的態度之上。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態度與行為雖然不同,但卻是影響外在行為表現的重要質素。態度是居於刺激和反應的中介變因,它使得不同的人們對於相同的外界刺激得以展現出不同的行為反應。由此可見,社區意識影響著社區成員如何發展其生活與如何決斷其行為的態度和傾向。

根據前述關於社區與社區意識的探究,我們可以得知:社區是現代社會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而社區意識則是形塑社區成員的認知與態度、發展其與社區關係的重要基礎。不同的社區意識會塑造各種不同的社區風格,當然也就展現不同的社區發展形式與內容。從光譜的角度來看社區意識的強度差異(如圖一),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一端是社區意識較弱者,一端是社區意識較強者。社區意識影響著社區成員對社區的認知、認同感、歸屬感、社區參與和社區關懷,彼此呈現著正相關的變動關係。不同程度的社區意識也就展現不同階段的社區發展工作,當然也就需要採取不同的發展策略與途徑。伴隨著社區意識的增強,社區發展皆對會逐步朝向社區自主的方向發展,相對地,社區依賴則呈現著較低度的社區意識。

(圖一)
社區意識光譜學

(-) 社區發展 (+)
弱 強
社區依賴 社區認知 社區自主
認同感與歸屬感
社區參與和社區關懷

既然社區意識是社區能否得以發展的內在驅力,因此,如何建構並提振社區成員的社區意識,調整成社區成員的觀念和認知取向,塑造新的社區文化與社區生活,就成為社區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擷取新資源,如何建構新的社區文化,則有賴於教育工作與社區建設的結合。

參‧大學與社區的關係

長久以來,大學教育的目標與其社會功能不斷地隨著社會變遷而展現不同的時代特性。十九世紀的英國學者紐曼(John H. Cardinal Newman)在其名著《大學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一書中即認為大學是一個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育紳士的地方,因此大學的目的在於傳授學問而不在發展知識(Newman,1959)。這可以說是古典的大學教育理念,強調要以人為本位,透過大學教育而使人能夠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在這個標準之下,教學乃成為大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二十世紀以後,隨著科技發展所帶動人類知識的快速增加,大學的數量也迅速增加,因此對於大學教育的理想典型也就產生了新的衡量標準。一九三0年,美國學者佛蘭斯納(A. Flexner)在其所著《大學》(University)一書中即以「現代大學的理念」(The Idea of Modem University)來與紐曼式古典大學理念相區隔。在佛蘭斯納看來,研究、發展知識與教學都是大學作為一個「有機體」(organism)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因此,大學應該是追求各類知識、堅持價值,以作為「時代的表徵」;他反對在大學開設職業訓練(vocational training)的課程,同時也認為大學不應該隨著社會的風尚、喜惡而流轉(Flexner,1930)。

佛蘭斯納的觀點可以說是現代式的大學教育理念之代表。在現代式的大學教育理念的典範(paradigm)之下,高舉著人的理性思維,教育的目標在於透過發揚人的理性高度,以追求知識、捍衛真理來自我期許。因此,大學被視為自我完成的知識生產系統,就此而言,大學雖是社會的產物並立基於社會之中,但是大學具有獨立於社會之外的性格。因為,大學的教育目標在培育人才,研究與發展知識,但是其本質並不在於為當時代的社會服務,而是堅持與創造人類發展與社會傳承的價值。

二次戰後,美國大學的發展影響了人們對大學教育的目標與其社會功能的看法。美國前加州大學校長克爾(Clark Karr)在《大學之功能》(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一書中的觀點是頗具代表性的。在克爾看來,由於知識的爆炸與社會的多元發展,各行各業對知識的需要與倚重,已經使大學成為「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的生產重鎮(Karr,1963)。大學對知識的研究與發展已經不僅僅是自我完成的任務,而與社會共同結合,一方面大學成為一個多元社會得否存續與高度發展的基礎,它表現於大學對知識的創新與培訓人才的提供而為社會所用;另一方面,這個多元社會亦同時提供大學存續發展的各種資源與刺激,它表現於企業與政府對大學研究計劃的支持與方向的影響,進而使得學術與市場、政治的結合,創造大學適應多元與快速發展社會的生命力。克爾用”multiversity”一詞來取代”university”,換句話說,大學已經和社會結合,並藉此而展現其多元多樣的發展風格與社會功能。

克爾對大學的詮釋可以作為當前後現代社會中大學教育理念典範的雛形,即便自克爾所處的一九六0年代迄今,人類社會已經面臨了諸如數位革命、生物科技等更具挑戰性的時代課題,因而也展現了各式各樣新型的社會樣態,但是克爾提出的multiversity仍然能夠相當程度地說明後現代社會的大學意義。

在不同的大學教育典範之下,大學與社會的互動就具備不同的發展取向,當然也就使大學與社區的關係具備不同的發展樣態。學者林振春即將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學校與社區皆屬於現代社會中的主要機制,雙方互為主體,可以發生關係,也可以不發生關係;第二類是大學當屬於社區中各種功能性機構中的一種,因此學校在社區中可能發揮教育功能,也可能未發揮教育功能。(林振春,1996:19)。

在這兩種分類的基礎上,林振春進一步指出,在第一類的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中,學校與社區互為主體,其演進歷程有下列五個階段:(一)修道院式學校;(二)學校與社區隔離;(三)學校以圍牆隔離社區民眾;(四)學校只招待學生家長;(五)學校對社區民眾開大門;而在第二類的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中,學校屬於社區功能體系中的一環,受社區各系統的影響甚大,與其稱其為社區學校,可能還無法突顯其真正意涵,如果說是完全由社區人民自主經營的學校,以滿足社區民眾的教育需求為目標,倒是一個較為理想的說法(林振春,1996:19-20)。

從學校與社區關係的角度來看,不論其定位是互為主體或是合為一體,「學校教育社區化」或「社區教育學校化」都是很容易得到的結論方向。然而,在許多探討學校與社區互動的研究中,大部分的學者都以國小及國中為主要的討論內涵(林明地,1999;蔡秀美,1999),這主要是因為國小與國中的學齡教育性質,學生多半都來自學校附近的社區,因而特別容易展現學校與社區之間互動的關係。至於大學與社區的關係則很難由學生來源來界定,因為大學學生可能來自於全國各地,其多元的入學管道也會使大學與社區的互動不能由單一的面向來加以說明。從大學目標的「典範變遷」(paradigmshift)來看,今日大學的任務已經呈現多元而紛雜的傾向,並且隨著社會發展的形式和需要而展現多元的面貌。

本文未完,將收錄於第五期館訊。

【館務報導】

數位自助借書系統開始啟用

圖書館一樓流通服務櫃檯前新增一「數位自助借書系統」,由讀者自行操作借書流程。
注意事項:
1. 密碼輸入無效時,請至服務櫃檯設定密碼。
2. 領取「借書收據」後,方可離開。
3. 本系統僅提供讀者自行借書服務,欲歸還圖書請至服務櫃檯辦理。
4. 使用上如遇到任何問題,請詢問櫃檯服務人員。
(網頁連結:http://www2.vit.edu.tw/lib/libraryc/lib/issbook/issbook.htm)

本館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簽訂圖書互借服務

欲辦理『清華大學圖書互借證』、『交通大學圖書互借證』之讀者,請洽圖書館1F服務櫃檯。
清華大學限借五冊、借期三十天,可預約,不得辦理續借;交通大學限借五冊、借期十四天,到期前五日可辦理續借,續借以一次為限。詳細借閱規則,請上網查詢:
.交通大學圖書互借辦法:http://www2.vit.edu.tw/lib/Libraryc/lib/loan/loan-5.htm
.清華大學圖書互借辦法:http://www2.vit.edu.tw/lib/Libraryc/lib/loan/loan-6.htm

「北區聯盟借書服務」開始囉!

參與的學校:中央大學、中央警察大學、中原大學、元智大學、世新大學、長庚大學、國防大學、國立體育學院、清雲技術學院、輔仁大學、龍華科技大學、銘傳大學等,詳情請點選—圖書館首頁—館際合作服務進入;或洽圖書館1F流通服務櫃檯。(網頁連結:http://www2.vit.edu.tw/lib/Libraryc/lib/loan/ILL.htm)

新增考古題服務站

由圖書館首頁進入---研究所考古題服務站;或直接連結網址﹔(網址為:http://www2.vit.edu.tw/lib/libraryc/lib/old_exam/old_exam_page.htm)

【資料庫訊息】

新增電子期刊/線上資料庫

國際經濟情勢週報(http://www.cepd.gov.tw/analysis/eco-news/index.htm)

簡介:每週發刊,為報導全球各大洲、各區域的經濟情勢週報。原為紙本式期刊,現為電子版。
週報內容;資料內容自2003年1月2日起,每週更新。注意事項;下載檔案為*.pdf檔,需下載Acrobat Reader 4.0以上軟體才能觀看,請先至網頁下載(http://www.stic.gov.tw/fdb/tr/acrinst.html)。

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http://cet.cavesbooks.com.tw/)

簡介:精心擘畫與英語教學相關之特定主題,邀請各教學領域專家學者撰文;或針對國內教學現況研擬特定主題,邀集不同背景之受訪者從專業立場出發,做趨勢探討;或邀請大學教授撰寫各種增進老師本身英語知識及專業素養的文章。原為紙本式期刊,現為電子版期刊。

雜誌內容:英語教材展示介紹、英語教案課程規劃、英語產品剖析與應用、英語師訓講座活動、英語教材教學諮詢、英語教學研討活動、英語教學訊息傳遞、CET英語教學電子雜誌、親子閱讀服務。

【館員心絮】個人之工作心得 館員陳慧珍

在還沒開始我的圖書館員生涯時,我跟一般人一樣,以為圖書館就是一個可以去借書的地方,跟坊間租書店的差別,只在於圖書館的服務是免費的而已。直到真正的接觸到圖書館學的領域,才恍然發現自己對於圖書館的印象真的是太狹隘了。

現在的圖書館服務,隨著時代的進步慢慢的趨向多元化,除了提供讀者所需要的資料媒體外,還得不斷加強推廣的工作,替讀者解答參考問題。此外為了因應時勢所趨,圖書館的服務也擴大到網路範圍之內,使讀者在網路上就可以利用到圖書館提供的大部份功能。

身為一個圖書館員,所負責的工作並不只是讀者最常接觸到的櫃台借還書作業而已,很多時候我們都處於極端忙碌的狀態中,只為了要讓讀者早點接收到最新穎的資料。很多讀者常常抱怨圖書館進新書的時間太慢,卻不清楚一本書要納入館藏,中間要經過許多道的繁瑣程序,像是選書作業、採購、驗收、分類編目、圖書加工等作業,總是需要時間來處理的。在萬能圖書館工作的這幾個月裡,學習到了許多實務經驗,也接觸到許多不同類型的讀者,我發現有許多同學對於圖書館的服務仍不是很了解,所以未來努力的目標將是推廣圖書館的服務功能給全校師生知道,希望可以提高讀者到館使用率,這也將是我們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

【讀者問&答】

如何辦理圖書「預約」及「續借」?

.預約:先查詢館藏目錄,點選圖書資料,若顯示”已被外借的圖書”,才可線上申請預約。
.續借:在圖書館首頁,點選「個人借閱紀錄」,點選「資料續借」選項,最後再做執行的動作即可。逾期之圖書不可再辦理續借手續。
請讀者多加利用線上「預約」及「續借」的功能。

要如何才能「再續借」已續借一次的圖書?

本館為了維護每位讀者對資料使用公平機會,所以設定每位讀者對同一本書只有續借一次的權利,但若續借一次尚無法看完,想再續借一次,建議您可以先將該書歸還,若無人預約,可日後重新再「借書」一次。

校外讀者可否借書?

若非為館際互借者,可申請本館社區服務借書證,其申請單可至圖書館首頁---線上服務之各項申請表單---各式申請單之本館社區服務借書證申請單下載表格後,請送交圖書館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