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9, 2006

萬能科技大學存廬紀念圖書資訊館館訊第十二期 94.06

【專題報導】Next Generation Library:從「無人服務圖書館」到「無所不在的圖書館」/楊繼斌
  近年來資訊業界最熱門的技術與應用當屬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若試著以「RFID」作為關鍵字,在Google網站可以找到超過41,500筆資料;若以「RFID + 研討會」作為關鍵字,則可以找到約8,460筆過去3個月之內的資料,RFID的熱門程度不言可喻。其實在台灣我們對於RFID應該不陌生,例如動物晶片和捷運悠遊卡都是RFID的應用實例。通常我們稱RFID卡片為感應卡或非接觸卡,由此可知RFID的發展與改良接觸式卡片的缺點有關,RFID是利用射頻訊號以無線電波的方式傳送及接收數據資料,因此卡片不需與讀卡機接觸即可做資料的交換,此外因為它也利用無線射頻訊號來傳送能量,讀卡機在讀取卡片的同時,會傳送微弱的電流給卡片上的晶片,晶片在接受讀卡機的能量之後,利用此能量傳回資料,所以卡片本身不需使用電池也可以永久工作。RFID與資訊系統搭配結合之後,可以應用在供應鏈管理、製程管理、資產管理、安全控管、顧客管理等方面,相關的應用系統如物流管理、航空行李監控、生產自動化管控、倉儲管理、運輸監控、保全管制、醫療管理、圖書管理等。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圖片來源http://www.nlb.gov.sg/index.html在圖書館的應用方面,國外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如新加坡National Library Board於1998年即開始試用RFID,並於2004年4月完成所屬21座公共圖書館的全面使用,成功的將尖峰時段,讀者借書等待所需時間縮短80%,還書時間更達成完全不需等待的目標。至於國內雖有極少數的圖書館曾經嘗試使用,但都因為礙於經費而無法全面施用。據報載台北市立圖書館今年(2005年)將於總館、購物中心、捷運台北站等地,分別設置藏書達25萬冊(總館)與1萬冊的「無人服務圖書館」,民眾只要擁有「電子書香卡」,就能夠以完全自助方式借還書,不用假手圖書館館員。而且因為設置於民眾上下班或假日經常出入的地點,所以不需要刻意到圖書館就可以借還書,而且因為毋需館員在旁服務,因此不會有服務時間的限制,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也因此將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提供忙碌無法到圖書館的民眾快速便捷的借還書服務,同時也節省讀者借還書的時間。除了圖書流通上的應用之外,RFID還可以應用在圖書安全的監控、圖書財產的管理、圖書盤點、書庫管理等日常館務作業上,用來改進作業品質,並且對於瞭解讀者閱讀習慣做為採購圖書的依據有很大的幫助。
RFID的風行與「Ubiquitous」(中譯:「無所不在」)的觀念有密切關係,「Ubiquitous」所描繪的環境包含「任何時間(Any time)」、「任何地點(Any where)」、「任何設備(Any device)」、「任何服務(Any service)」以及「安全性(All Security)」等五個A。2004年3月,日本政府率先提出「u-Japan (ubiquitous Japan)」政策,揭櫫『以資訊技術創造安全與安心無所不在之社會』的計畫。我國政府今年4月,也繼e台灣和M台灣之後,宣示推動「U(Ubiquitous)台灣」計畫,其中將運用RFID技術,整合數位家庭、網際網路、無線網路及設備,以發揮資訊通訊科技無所不在的功能,期望帶動「二次IT革命」以及國內科技和經濟的發展。
  「Ubiquitous」的觀念帶給圖書館的想法應該包括兩方面,其一為圖書館館舍內所提供的資訊環境是否符合5個A?例如讀者在館內是否可以在安心、自在的情境下很容易的取得需要的資訊?其二為圖書館的目標讀者,是否在館舍外也能夠享受到圖書館所提供的5個A的服務?以公共圖書館為例,在民眾出入頻繁的車站、商業區、娛樂場所等地,提供便捷的借還書服務,就是一種「Ubiquitous」服務的初步實現。資訊科技讓未來圖書館的可能性無限延伸,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現代圖書館學以讀者做為圖書館主體的發展思維,依舊是圖書館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個原則與「Ubiquitous」的觀念不謀而合。在「Ubiquitous」觀念下所帶動的資訊技術與服務,如RFID應用,讓「讀者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的圖書館理想能夠有實現的可能。台北市立圖書館的「無人服務圖書館」預計於今年啟用,屆時除了為我國圖書館史寫下嶄新的一頁之外,預期將把我國的圖書館服務推向一個新的境界,也為「無所不在的圖書館」的夢想開啟一條實現的路。

【館務報導】週六開放時間調整公告/94年度研究所考古題已放置本館網頁/愛書捐書.書香滿萬能/本校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校友如何借書/誠徵圖書館義工

開放時間調整公告
  為因應本校進修學院與進修部學生上下課時間之借書服務需求,自九十四年九月十日開始,本館調整週六開放時間為上午十一點至晚上七點,週日開放時間不更動,仍為上午八點三十分至下午四點三十分。

94年度研究所考古題已放置本館網頁
  本校94學年度『經營管理研究所』、『工程科技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考古題已上網,歡迎讀者多加利用。直接點選圖書館首頁>>考古題,即可連結。或輸入網址:http://www.lib.vnu.edu.tw/reference/old_exam/old_exam.htm

愛書捐書.書香滿萬能
  為了充實圖書館的館藏,並響應書香社會,圖書館推動愛書捐書活動,鼓勵全校教職員生、校友及各界人士捐書,期望共同營造書香滿萬能的氣氛。歡迎各界踴躍參與共襄盛舉!
捐贈方式
(1) 請捐贈人逕自將欲捐贈之圖書資料攜至圖書館櫃檯,圖書館將有專人協助相關手續。
(2) 若需協助相關捐贈事宜,請洽本館聯絡人楊孟容小姐。(3) 聯絡電話:03-4515811 分機 214。

本校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
  圖書館『本校論文』網頁更新,除原有的「萬能科技大學論文暨計畫檢索系統」供查詢本校教師論文及國科會計畫補助案(共110筆),及「教師專題計畫列表」展示教師專題計畫成果發表的文獻外,並新增「萬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全文影像檢索系統」,供全校師生查詢本校碩士論文;也提供研究生上傳畢業論文的功能!請同學踴躍上網使用,本校論文網址http://www.lib.vnu.edu.tw/e-resource/thesis/thesis.htm。如有任何疑問,請洽圖書館楊小姐(分機:214)。

校友如何借書
一、校友證:請至本校聯合服務中心辦理。凡是本校校友持校友證,即可返校至圖書館辦理圖書資料借閱,唯首次借閱者,需至本館二樓辦公室辦理個人資料登錄。
二、社區服務借書證:請備一張照片、身份證件正反二面影本與保證金1500元(屆時還證與結清圖書後,退還保證金)。
三、借閱權限:
1. 圖書借閱:7冊,30天,不可續借,可線上預約。
2.視聽資料:限館內閱覽、欣賞。

誠徵圖書館義工
WE WANT YOU....
竭誠歡迎您加入義工行列,我們需要具有服務熱忱的您踴躍報名,歡迎熱愛圖書館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歡迎有興趣擔任志工的民眾與我們聯絡。
一. 資格:具服務熱誠和奉獻精神的本館讀者, 不限年齡.
二. 服務地點及項目:協助本館書庫整理,每週需能服務二小時(可調換時間),務期間能持續一學期。
三. 福利:
1. 圖書館義工可享有借書優待, 摘要如下:
研究生義工可借書25冊, 期限30天;
大學部學生義工可借書15冊, 期限30天;
社區服務義工/計畫案助理義工/校友義工可借書10冊,期限30天。
2. 圖書館舉辦各項活動之優先參與權。竭誠歡迎各位共襄盛舉!報名請到圖書館二樓辦公室, 或電分機213, 314洽詢。

【讀者投稿】旅人的風景/通識教育中心Hyacinth 
旅人是愛思考的一群
他們酷愛旅行 難忍蝸居
旅途中 他們真心感受
獲得了美好的回憶
旅途中 他們細心觀察
從而改變人生態度.....
—節錄自 陳博文 《旅人的風景》
 是從何時認識九份並進而對這個山城有了情感呢?不是因為「藍山咖啡」的廣告,也不是因為響譽國際的「悲情城市」,而是朋友知道我有寫札記的習慣,送了「旅人的風景」這本手札,引發我對九份的注意。算算這也是三年多前的事了,在這三年當中,我始終無法忘懷對九份的情感,也在日積月累中對它有更深的認識。
  出發前,帶著追憶的心情,唯有在這樣的時刻,我才可以感受到一個不是被外界所牽制的、拋開姓名、工作、人際關係,真真實實的自己。背起行囊,帶著兩本手札及江國香織的「神之船」,展開了旅行。
 在不可預知的路上,我想像著那裡的風景,那畫面多半是從朋友口中拼湊得來,一面翻著手札,讓思緒回到三年前的我、二年前的我、一年前的我....從札記中看到了自己的改變,自己的成長,於是,一個人的旅行是充滿期待與喜悅的,而且我也體認到歲月所給與我心境中的轉變,讓我更趨於獨立自主,並勇敢的正視眼前。
 到了九份,第一眼的印象是山城煙雨朦朧的氛圍,就像是大師筆下的渲染水墨,充滿了意境,引人無限暇思,拾階而上,仰望著綿長的台階,適逢某學校戶外教學,路上遊客不絕,人聲雜沓,讓原本想在非假日時間體會九份生活的我,覺得有些可惜。不過事後想想,我也是那遊客之一,或許,居住在九份的人們才認為我們是煞風景的不速之客呢!
  沿著豎崎路,走過輕便街、基山街,為了不想與許多的商業接觸,所以我改道而行,尋著人煙稀少的小徑,希望能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獲。當我找到了一塊視野良好的地方可以觀看基隆嶼,我凝視著遠方的海,覺得那景緻就像是眾人口中的蓬萊仙島,是那樣的靜謐莊嚴,雖然眼前的霧無法確實的看見全景,但蒙上一層雲霧的島嶼更沾染了幾分仙氣,光是一個「美」字還不足以形容。
  沿路上沒有人煙,我看到階梯就隨性往下或往上走,後來霧愈發的大,就算走在小巷中,也能見到霧朝眼前飄過,這時對「山在虛無縹緲間」的美感有更深一層的體認。為了不使自己迷路,於是我遠離了人煙稀少的巷道,又重回基山街。這時店家算是全開了,人聲鼎沸,讓我感受到小城的生命力與活力,當我走到了九份文史工作室,適逢攝影家羅濟昆先生剛從外面回來,而親切的他主動和我打招呼,久仰他的大名,以及他熱愛九份的心,當我知道是他本人時心中的雀躍難掩,不過還是故作鎮靜,只覺自己怎能那樣幸運地和他聊天,後來剛好有天母的婦女成長團體預約了幻燈片介紹,於是我也加入了她們,或許是因為人在旅行時心胸是開闊的,所以和她們特別能聊,這份融洽就算是認識了多年的朋友也不一定能有這樣熱烈的對話。
 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疏離早已習慣,並也漸漸地成為一份子,但心中還是渴望熱情,而這熱情,讓我在歷經歲月的山城中拾得,因為這裡有熱愛生命與自然的藝術工作者,因為這裡有依季節更迭而呈現不同風貌的美景,因為...因為有太多的因素而讓我不得不愛它,所以我期待下次和它的相見,相信那又是另一段不同的心靈之旅。

【新知櫥窗】上網找知識正流行!
台灣大百科
網址:http://taipedia.cca.gov.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規劃的「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邀請全民當台灣大百科的主人,一起用對台灣的愛、知識與熱情來幫台灣寫故事,展現台灣主體性。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taipedia.cca.gov.tw)的啟動,表示台灣即將展開一場「由全民參與的新知識運動」,這項網站的建置,不僅能夠忠實紀錄時代變遷與台灣民情,也將成為研究台灣最完整而快速的搜尋引擎。
  編撰台灣大百科全書有五大目標,第一,要藉此捕捉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軌跡,典藏時代的記憶。第二,透過編撰過程,全面搜羅資料,最終建構台灣歷史文化的知識庫,以深化台灣學的研究。第三,要藉這次機會讓文化詮釋權回歸到全民的手中,並藉由交流與對話,形成屬於全民的新文化論述。第四、透過百科全書的編撰,建立知識觀念的溝通平台,開拓公共討論空間,並形塑公民意識及建構台灣主體性。最後,藉由百科全書的編纂,台灣要向全世界展現台灣文化國力與知識國力。
  台灣大百科全書編撰對台灣人民來講都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非常獨特的集體記憶,希望透過台灣大百科全書的誕生,以台灣做為主題的角度出發,在沒有圍牆的台灣大百科全書裡面,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集體記憶和獨特的共同記憶就不會消失。
台灣大百科全書網路版預計將在公元二千零八年台灣博覽會舉辦時完成,預計將有三、四萬個詞條、二千四百萬字,未來將出版二十卷書,除網路版之外,未來會有青少年簡明版和英文網路版等,有意撰寫詞條的民眾可以先上網登入為會員,撰寫的詞條經專家委員審查為最優者就能在百科全書中佔有一席之地。【註1】

Wikipedia.org維基百科全書
網址:http://www.wikipedia.org/
  「Wikipedia.org」(維基百科全書)是一個充滿野心的線上知識庫。來自全球的網友以各國語言提供正確而客觀的知識,大家達成共識、依其寫作規範,提供百科全書中的各種條目,並且相互討論、修正、增加新的條目。
  目前維基百科全書共有170種不同語言的版本,各語言條目數量不一,條目最多的是英文,超過44萬條,中文條目目前共1萬8千多條。你可以透過搜尋界面查詢想找的詞彙,也可以按照維基百科的寫作規範,貢獻自己的知識,充實維基百科的內容。
  「百科全書要從何寫起啊?」維基百科讓人人都可以參與編輯的概念很好玩!維基雖然自由、開放,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資深的維基人建議新手可以寫一些自己熟悉的東西、就近取材。王鍾銘表示,一開始應該寫自己最熟悉的領域,例如他住在淡水,就在「淡水鎮」這個詞條起了頭,「外國人再怎麼厲害,對台灣還是沒有比我們了解」。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的過智俊,因為自己的姓氏「過」比較少見,所以他除了寫「過」這個姓之外,也介紹了「過百齡」及「過探先」二位過姓名人【註2】。

Google Scholar(學者)找論文資料!
網址:http://scholar.google.com/
  Google Scholar可以讓您僅搜尋到具學術性的資料,包括peer-reviewed papers, thesis, books, preprints, abstracts , technical reports等等。查詢結果排列在前幾項的為圖書、引文、PDF全文等資訊,而非以一般Google檢索到的Web資料。是專門搜尋專業學術論文、期刊、書籍研究報告等學術資源的搜尋服務,使用者可以針對發表者、主題等關鍵字進行檢索。這是個免費服務,很適合學術研究使用,但大多術資料為英文。當使用者按下Google Scholar回應的搜尋結果,就會連結到出版者的網址。已註冊的使用者在那裡可以得到文章全文;而尚未註冊的人,則能看到文章的摘要,或是如何付費獲得此文章的訊息。
  Google Scholar的搜尋邏輯是用一套衡量學術專業網站的新邏輯。新邏輯有:作者,這篇論文、這本書的作者越出名,學術專業的地位越重;出版者,學術專業的著作,與出版期刊或機構有密切關連,能在國際知名期刊刊出的論文,內容的品質相對提高;別的學術論文引為參考文獻的數目,是另一指標,這與普及版 Google 的反指向類似,引用這篇論文作參考文獻的論文越多,這篇論文自然越有價值。Google Scholar 搜尋到的結果,都是根據這幾項準則來排序的。可以在Google的索引中搜索特定子集,並涵蓋了從醫藥、物理學、經濟學到電腦科技等眾多領域。對所搜尋到的資料做進一步參照,例如搜尋到的論文有參考文獻,且是另一本期刊上的一篇論文、而這篇論文 Google 也找得到,那參考文獻就會連結到文獻的本文,這種連結可以一直連下去,這樣自動連結參考文獻。【註3】

Google Answers
網址:http://answers.google.com/answers
  讀者找資料的第一個動作通常是上網檢索。Google 除了提供搜尋引擎的服務外,也提供回答問題的服務。Google Answers集合數百位背景各異的專家,接受使用者的問題,使用者在Google Answers發問,當專家回答之後使用者便需付費,費用由使用者事先決定,費用由2.5美元起跳。回答過的問題可供Google Answers會員瀏覽,會員也可加上評論和補充。目前只有英文版Google提供此服務。【註4】

Yahoo!奇摩「知識+」
網址:http://tw.knowledge.yahoo.com/
  網站本身並不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問題和解答都是由網友提供。如何確保回答都是正確無誤?基本上Yahoo!奇摩「知識+」採用自由的方式,讓使用者和發問者透過投票來決定。發問者可以決定哪回答最好,並把發問點數捐贈給得到最佳回答的網友,如果發問者無法判斷,可讓其他網路使用者票選最佳解答。並提供「知識名人」頭銜頒給在專業領域上有專精的網友和回答又多又好的網友。不過,這樣還是無法保證回答100%無誤,使用者還是要參考其他資源才行。【註4】

參考資源:
【註1】:大紀元e報,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t/5/1/18/n784153.htm
【註2】:大家來寫維基百科全書http://www.richyli.com/report/2004_05_16_wikipedia.htm
【註3】:那福忠,「Google Scholar」,2004.12.30。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na2004/n_123004.asp
【註4】:施典志,「HOT SPOT」,Download,2005年2月號,第22-23頁。

歡迎讀者利用本館服務信箱、線上討論區表達您對圖書館的意見,您的意見是我們成長的動力,也期望圖書館的服務能夠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館訊長期徵稿,可抒發您對圖書館的使用心得、讀後感想等,歡迎讀者投稿,投稿若經錄用將致贈小禮物一份,衷心盼望您的參與。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系科班級、連絡電話等,以便聯繫。(投稿請洽圖書館林小姐,分機314,shyin@msa.vnu.edu.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