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9, 2006

萬能科技大學存廬紀念圖書資訊館館訊第十三期 94.09

【館長專欄】<大學生應具有的人文素養>之我見/駱劍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粗體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以上是四書中大學開頭的文句,譯成白話文為:「大學的原則,在於發揚光明的德性,在於親近民眾,在於達到最完善的地步。知道要達到完善是最終的目標之後才能擇善固執、堅定不移,堅定不移之後才能鎮靜不躁,鎮靜不躁之後才能安然不亂,安然不亂之後才能思慮周全,思慮周全之後才能達到完善而對自己有所肯定。」在周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習基礎文化及武藝。十五歲入大學,大學又稱太學,學習治理政事的理論。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而大人之學也就是成德之教育,由以上的片段經文仔細分析,可以看出「大學之道」意在完美人格、崇高品德的養成,似乎與我們目前大學教育中,人文素養的培育是雷同的。
  所謂人文就是人類的文化,也就人類社會由古到今,其努力所得的成就,表現在各方面的為科技、藝術、音樂、建築、宗教、道德、法律、風俗習慣等。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得出來,科技原本就屬於人文的一部分,至少科技與人文也應該是一體的兩面,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人類生活的水準與品質。時至今日,科技與人文何以會扞格不入?甚至於重科技而輕人文呢?這種現象,在台灣尤其嚴重,其原因是古代中國以身心修養、政事治理為重,而較輕視機巧製作、體力勞動,導致後來列強入侵,使中華民族遭受空前的災難,嚴重時,甚至連自尊、自信都喪失殆盡。近數十年來,在台灣,為了彌補過往的錯誤,特別著重科技的發展,這方面雖然頗有收穫,卻又犯了矯枉過正的弊病。不過,近來有識人士已能體認人文之重要,像某一期天下雜誌,向國內各大企業、各大公司負責人的問卷調查發現,他們在進用年輕人時,真正注重的不是他們在校的成績,而是應徵者的人際關係、團隊精神、責任感等人文素養。而教育部也從七十三年開始通令各大學校院開設通識課程,使大學教育朝「全人教育」發展。因此,經過仔細思考,我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除了接受專業知識的傳授外,還應具備下列人文素養,才算是比較理想的:

壹、 對生命的尊重與愛惜
  近來,中學生、大學生自殺事件頻仍,追究起來,多屬課業與感情不如意兩種原因。但是如果我們瞭解到生命成長的辛苦與其存在有各種發展、變化的可能性時,我們就不會認定某一條路或某一個人是我們生命存在的唯一意義,如果有此體會,那還有什麼事情會重要到以死相殉呢?又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常會執著於某些人或事,而當事過境遷以後,回顧過去,常會覺得當初的執著是多麼的幼稚可笑。所以事緩則圓,不必執著在當下,不是嗎?

貳、 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是社會的動物,所以不可能離群索居,因此,做任何事情,如果能與人合作,多能事半功倍。人際關係就是在求和諧,但這要靠良好的溝通藝術;溝通的原則不外(一)主動出擊;(二)多傾聽,並以同理心表達適切的關懷;(三)多讚美,少批評;(四)具有幽默感;(五)講話要清晰、允諾要負責,....等等,但主要的,還是要有一顆坦誠、關懷的心。

參、 有正確的價值觀

  所謂「價值觀」,就是行事準則的參考標準。選擇了不同的價值觀,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像幾年前,某著名大學的一位研究生,為了要買一個酷炫的手機而行搶,其結果當然是不言可喻-他失掉了一切。其實類似的事情真是罄竹難書,因為整個社會病了,從上到下一律向錢看齊,形成一個笑貧不笑娼的局面,而偷、盜、擄、掠的事件成為報紙上的常客,因此我們自己或我們的後代,受害的機會也就相對的增大。不過大學是社會良心之所寄,社會的改革是我們的責任,所以我們這一代應該回歸樸實,減少慾望,一切以法律為綱繩,腳踏實地地追求自在的生活。

肆、 養成讀書的習慣,培養良好的氣質
  自從電視普遍以後,資訊的獲得、生活的樂趣都有很大的改進,但其負面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姑且不論久看電視造成身體的癡肥及眼睛的損害,最重要的是,它剝奪了年輕人閱讀的時間。廣泛書籍的閱讀、咀嚼、回味、不但吸收了知識、更新了見解,也逐漸學會了文字的運用能力。當其發而為用時,則不論寫文章、說話都能措詞恰當、言之有物、見解讀到,因此不必疾言厲色,自然就能使人心儀、口服,這是高尚氣質的由來,也是高尚氣質的所在。

伍、 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
  除了好山好水可以滌盡我們心靈的塵垢外,經過時間的淘汰、篩選,而能存留至今的藝術品、音樂及偉大的建築設計等,都是值得我們下點功夫去接受指導,或閱讀一些導引小冊,然後再來體會創作者原來的創作意念並細細品嚐。經常接受這些美好事、物的薰陶,將可感動並淨化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生活情趣。

陸、 高瞻遠矚的世界觀
  由於交通發達、資訊網路無遠弗界,所以國與國、人與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各國國內發生的一些事務,對其他國家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俄國車諾比核幅射外洩事件、印尼廣大森林的濫墾事件、中國大陸的沙塵暴等,都是我們經歷到的,應該記憶深刻。所以我們從事任何大型的經濟或文化等活動時,都需要用更宏觀的看法,才會造成多贏的局面。

柒、 自我突破、自我肯定
  要求自我突破,當然首先要瞭解自我,不然理想太高,徒增沮喪而已,瞭解自己的方法有:
(一) 從實際的活動和工作參與中,瞭解自己的能力。
(二) 從別人的反應上,瞭解自己的優缺點。
(三) 由自我省思中,瞭解自己的興趣、人格與專長。
  對自己瞭解後,藉著適當的目標設定與履行,或藉著與別人的互動來肯定自我,建立自己的信心。到這個時候,不但不會再在乎自己的身材或面貌,甚至於還可以藉著目標的加碼來突破自己已有的成就或修正自己的習性、缺點。如此,一個信心滿滿的生活是可以預期的。
以上各點是個人之淺見,同學祇要有心,都可以在大學求學期間,經由同學之間與師生之間的互動、人文課程教學、聆聽演講、參觀博物館及藝廊等活動及適當利用圖書館等資源而逐漸培養、深固。同學們,請加油!


【專題報導】淺談國內博碩士論文之典藏發展/劉瑞珍
  近二十年來,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繁榮與科技進步,對於研究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又希望學術能在國內紮根,所以逐年增設許多大學及研究所。根據教育部統計,76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計有107校,[1]78學年度有116校,81學年度124校[2],86學年度137校,92學年度158校。[3]至於研究所之成長,78學年度全國各大專院校研究所(含博、碩士)有355所,81學年度502所,[4]86學年度為1,097所,截至92學年度已設有研究所共計2,215所。[5]因大專院校逐年增設,研究所呈倍數成長,使得國內研究所學生與博碩士論文數量亦隨之激增。
  博碩士論文如同期刊、圖書、報紙等文獻,是記載人類知識的一種重要資源,其中蘊涵著大量的創新思維和科技成果。據牛津字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所給予的定義,博碩士論文乃是指「於某一特殊主題或領域的長篇論文,主要是為了取得學校學位或學歷證明之用所撰寫的報告。」 [6]韋氏大字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對博碩士論文所下之定義為「對於某主題有系統的口述或被記錄的論述報告,又可稱為論文或專題論文;其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篇有價值的論文,於個別研究上極具代表性,且有其獨特的主題與研究方法,是被大學所接受並給予學位證明的資料。」[7]不僅能夠代表某一學科領域的發展情況,也是掌握研究動向的關鍵,作為瞭解研究結果最完整且直接的文獻資料,更是學術研究人員及各校研究生進行專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時的重要參考文獻。[8]此類資料在大學圖書館的資料徵集上已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然而其不同於一般出版品,除少數為正式出版的文獻外,大多未出版;加以印刷數量有限,論文作者通常僅將論文贈予特定對象,以及保存在授予學位的大學圖書館中,因此若要利用博碩士論文來協助研究,往往需要嘗試各種管道後方能取得,實為不便。國內圖書館為有效典藏博碩士論文,自民國83年博碩士論文授予法通過後,以國家圖書館作為博碩士論文的主要典藏單位,因此國家圖書館被賦予徵集我國博碩士論文的重責大任。此外,國內外已有部分單位除進行紙本博碩士論文的蒐藏外,也開始陸續將博碩士論文數位化加以典藏;且各典藏機構亦期望透過與其他單位共同合作建置數位化論文館藏,達到彼此資源共享的目標,以期有助於加速博碩士論文的使用與流通。
  因國內外各單位對於博碩士論文之典藏不遺餘力,其檢索系統之發展亦由書目、摘要至全文,無疑強化該資料對典藏單位的重要性,對研究人員的需求性。目前國內有多所學校除典藏紙本式論文,亦自行建置數位化論文系統,如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聯大與本校等,委託飛資得資訊公司協助建置;而臺灣大學則委託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建置。由此可見,博碩士論文之數位化典藏已成為各大學圖書館之重要職責。然而當前亦面臨了許多的問題,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如何保障研究生之權利,各單位則須擬訂論文繳交多久後才能公開其論文全文?此外,部分繳交之論文電子檔與紙本論文經查核人員發現其內容有所出入,除了帶來作業處理上極大的不便之外,對於學位論文的內容是否確切亦有所疑慮,將使得日後研究人員於利用上,造成誤引等情況發生,對學術體系造成莫大的影響;在回溯建檔方面,也面臨難以獲得作者授權的困境。如何將論文有效地典藏,上述這些問題,皆成為當前有待克服之難題。

引用文獻:
[1] 教育部統計處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提要 (臺北市:教育部,民國77年),頁2。
[2] 教育部統計處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提要 (臺北市:教育部,民國79年),頁2。教育部統計處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提要 (臺北市:教育部,民國82年),頁2。
[3] 教育部統計處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九十三年版 (臺北市:教育部,民國93年),頁99。
[4] 蔡香美,「國內博、碩士論文的蒐集與整理」,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 2卷3期(民國83年9月):頁1。
[5] 教育部統計處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九十三年版 (臺北市:教育部,民國93年),頁17。
[6]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2001), s. v. “Thesis,” “Dissertation.”
[7]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993), s. v. “Thesis,” “Dissertation.”
[8] 陳淑燕,「我國博碩士論文數位化共建共享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月),頁1。
參考書目:
彭慰,「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在全國大學校院圖書館自動化規畫第十五次研討會論文集,頁20-30。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民88年。吳碧娟、徐小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系統整合發展現況」。國家圖書館館訊 2期(民國92年5月):頁20-24。
網路資源:
「學位論文授予法」。 (2005年9月8日)。
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藏光碟資料庫一覽表」 (2005年9月11日)。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關於本站」。<> (2005年9月6日)。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新系統使用說明會 (民國94年3月24日)。
「eThesys 簡介」。 (2005年9月10日)。
政治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 (2005年9月11日)。
臺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o="dntnucdr"> (2005年9月7日)。
「臺灣聯合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檢索系統」。 (2005年9月7日)。
臺灣大學。「臺灣大學電子學位論文服務」。 (2005年9月7日)。
飛資得資訊有限公司。「CDRCD 中華博碩士論文檢索光碟」。 (2005年9月5日)。
中央研究院。「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 (2005年9月8日)。萬能科技大學。「本校論文」。<>(2005年9月8日)。

【館務報導】週六開館時間調整公告/圖書館資源利用教育近期課程/漫畫書展/
館際圖書互借新增合作館:政治大學、復旦高級中學

週六開館時間調整公告
原訂週六開館時間為08:30-16:30,現調整為11:00-19:00

圖書館資源利用教育近期課程
課程名稱:Taylor & Francis Online Journals線上資料庫使用講習會
時間:94/09/26(一) 11:00~12:00
地點:圖書館MB501
課程名稱:Ebsco host 線上資料庫使用講習會
時間:94/09/26(一) 14:00~15:00

地點:圖書館MB501
課程名稱: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線上資料庫使用講習會
時間:94/09/27(二) 11:00~12:00   13:00~14:00
地點:圖書館MB501
課程名稱:圖書館利用:蒐集資料的方法
時間:94/09/28(三) 13:30~14:30
地點:圖書館多媒體區
課程名稱:圖書館利用:蒐集資料的方法
時間:94/10/02(日) 12:10~12:50
地點:圖書館多媒體區
課程名稱:IEEExplore線上資料庫使用講習會
時間:94/10/03(一) 11:00~12:00   13:00~14:00
地點:圖書館MB501

課程名稱:臺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資料庫等(10餘種)線上資料庫使用講習會
時間:94/10/06(四) 11:00~12:00   13:00~14:00
地點:圖書館MB501
課程名稱:圖書館利用:蒐集資料的方法
時間:94/10/11(二) 13:30~14:30
地點:圖書館多媒體區


報名方式: 【可採用下列任何一種】
1.請撥報名專線03-4515811分機314或316。
2.使用課程表的線上報名功能。網址:http://www.lib.vnu.edu.tw/reference/instruction/instruction.htm
3.E-mail報名, 信箱為
slee@msa.vnu.edu.tw, 並請註明參加課程時間。

漫畫書展
  自94學年度起,於圖書館一樓設置漫畫書展示區,以提供全校師生休閒閱讀的空間,歡迎大家在閒暇之餘前往閱覽。

館際圖書互借新增合作館
  復旦高級中學圖書館:可借圖書冊數5冊;圖書借期14天(可續借一次);不提供預約服務;借書證借期1個月;借書證逾期罰則:1天5元。政治大學圖書館:可借圖書冊數5冊;圖書借期3週;不提供續借及預約服務;借書借期1個月;借書證逾期罰則:1天5元。

【館藏推薦】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禮物/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作者/畢恆達
  撰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家裡的馬桶刷得特別乾淨。原來每天坐在電腦前面,卻經常連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於是就猛刷馬桶、擦地板。心中即使煩躁,卻也不敢外出看電影、逛街,這樣會有罪惡感,只好做些像是刷馬桶這種具有正當性的工作,其實是在逃避,只要找到能夠不要寫論文的理由。而我其他也正在寫論文的同學,則有的打毛線、有的畫畫、有的學打坐,似乎論文遇到瓶頸,每個人就會自然發展出第二專長……

禮物The Present
作者/史賓賽.強森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屬於自己的『禮物』,那是世上最獨一無二的。但是這份禮物,要靠你自已去尋找……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年輕人用盡方法,四處探尋,渴望得到這份能讓他快樂的『禮物』。但他越是拚命去找,反而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快樂,他的『禮物』也始終沒有出現。 直到有一天,年輕人決定暫時放下這一切,不再汲汲營營地盲目追尋,他才赫然發現,那份『禮物』,原來一直就在他的身邊……

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作者/派翠克.潘,流川美加,蔡虹

  本書為怎樣作一個「快樂的人」,羅列了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有了這份清單,使你汲取台灣、日本、中國成功人士的生命智慧,把握人生可能與應有的生命方向。
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不只寫給還未到35歲的人閱讀,更是寫給現在是35歲或已過35歲的人,一同檢審生命將有或未來的路程上,還能有的變化與方向。詳列你能做到的33件事,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步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第二步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清單」、第三步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沒有留言: